近年來,我國電氣火災多發,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據統計,2011年至2016年,我國共發生電氣火災52.4萬起,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據統計,2011年至2016年,我國共發生電氣火災52.4萬起,造成3261人死亡、2063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92億余元,均占全國火災總量及傷亡損失的30%以上;其中重特大電氣火災17起,占重特大火災總數的70%。這些事故暴露出電器產品生產質量、流通銷售,建設工程電氣設計、施工, 電器產品及其線路使用、維護管理等方面存在突出問題。為有效遏制電氣火災高發勢頭,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經國務院領導同志同意,國務院安委會決定在全國范圍內組織開展為期三年的電氣火災綜合治理工作?,F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全面排查整治電器產品生產質量、建設工程電氣設計施工、電器產品及其線路使用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隱患和問題,嚴厲打擊違法生產銷售假冒偽劣電器產品行為,排查整治社會單位電氣使用用維護違章違規行為,力爭通過三年綜合治理,實現電器產品質量明顯提升,建設工程電氣設計、施工質量明顯提升,社會單位電氣使用維護安全水平明顯提升,全國電氣火災事故顯著減少。
(一)全面開展電器產品生產質量綜合治理
2.全面開展電器產品流通領域治理。加大對電器產品批發市場銷售儲存倉庫以及銷售門店的監督檢查力度,對檢查中發現的重大問題,及時督促整改,嚴厲打擊銷售無證或偽造、冒用認證證書、無廠名、廠址等來源不明和不合格商品違法行為。加強對以網絡、直銷等方式銷售電器產品的監管,把好線上、線下電器產品銷售質量關。進一步完善電器產品流通領域的監管機制,提高監管效能,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
3.加強建設工程電氣設計質量管理。規范建設工程電氣設計,落實電氣工程設計質量終身負責制,嚴查設計單位不按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設計的行為,依法追究因電氣設計不符合標準規范而導致電氣火災事故的設計單位責任。
5.落實建設單位電氣質量管理責任。建設單位不得明示或暗示設計單位或施工單位違反工程建設強制標準,降低電氣設計和施工質量按照合同約定,由建設單位采購有關電氣及配套產品的,建設單位應當保證電氣及配套產品符合設計文件和合同要求。
6.強化社會單位電氣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嚴査社會單位用電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不落實問題;嚴査社會單位電氣線路敷設不規范、用電負荷超額、電源插座數量不足以及未設短路保護裝置、私拉亂接電線、使用無證、三無電器產品等問題;嚴查社會單位未配備專業電工、未按規定定期檢測電氣線路和設備問題;推動落實電氣系統定期維護保養及檢測,提高社會單位發現和消除電氣安全隱患能力。
8.加強電氣相關從業人員監管。加加強電氣設備管理、使用和維護等相關從業人員安全培訓、考核和管理工作。健全規范電氣相關資格證書的發放、考核機制,切實提高電氣從業人員的技能水平。加大對電工等專業技術人員的持證上崗檢査力度,做到持證上崗。
2017年5月開始至2020年4月結束,分四個階段進行。
(二)自查自糾階段(2017年6月至2017年10月)。組織發動電器產品及其線路生產、銷售和使用單位,建設工程電氣設計、施工以及物業服務企業等單位,自行組織檢查,排查電器產品及其線路是否符合法律、法規、技術標準、規范要求,對檢查發現的問題進行整改。
(四)集中整治階段(2018年1月至2020年4月)。各地區按照綜合治理工作要求,組成檢查組依法開展排查整治,充分利用法律、行政、經濟、輿論等手段,分階段集中查處違法生產、銷售假冒偽劣電氣產品行為,集中銷毀假冒偽劣電氣產品,集中處理違法責任人,集中督促整改重大電氣安全隱患。
在國務院安委會統一部署下,堅持政府領導、部門監管、單位負責、綜合治理的原則,各地區由省級政府統一組織,市、縣級政府具體實施,各有關行業部門按職責抓落實。
(二)各?。ㄗ灾螀^、直轄市)政府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加強組織領導,成立專門工作機構,明確各有關監管部門和行業管理部門的具體工作職責,因地制宜細化電氣火災綜合治理方案,定期分析研判督導檢查、通報情況、集中調度、聯合執法,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四)各有關負有消防安全監管職責的部門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和職能分工,開展監督檢查,督促落實綜合治理工作。
工商部門依法負責流通領域電器產品質量監管,加大對電器產品批發市場以及銷售門店的監督檢査力度。對監管中發現的重大問題,及時發布警示信息,嚴厲打擊銷售不合格和無廠名、廠址等來源不明商品違法行為。
電力部門依法負責對電力行業各企業的監管,確保電力供應安全可靠。督促電網企業開展輸配電線路和受(送)電設施安全檢查,加強安全用電知識教育宣傳。
教育、公安、工業和信息化、民政、交通運輸、商務、文化、衛生計生、安全監管、旅游、文物、宗教、民航、郵政等各有關部門在地方政府的統一領導下按照職責規定做好電氣產品使用管理領域綜合治理相關工作。
(一)高度重視,落實責任。開展電氣火災綜合治理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工作系列重要講話
(二)強化協作,形成合力。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加強協作配合,聯合組織檢查、督查,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情況通報、聯合查處、案件移送機制,對發現的問題要追根溯源、一查到底,及時通報違法違規行為,移送違法違規案件,加強全鏈條監管和跨區域打擊力度,切實形成執法合力。
(四)強化考核,確保成效。各地區對電氣火災治理實行分階段考核考評,并將電氣火災綜合治理工作納入消防考核、安全生產目標考核等有關安全考核評比內容,全面推進地方各級政府、各有關部門及社會單位電氣防火安全管理水平。
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
國務院安委辦關于開展電動自行車
安委辦﹝2018﹞13號
近年來,我國電動自行車火災頻發且呈逐年增長趨勢,造成大量人員傷亡,事故暴露出電動自行車生產標準、產品質量、流通銷售、維修改裝、停放充電、安全管理等方面存在突出問題。為有效遏制電動自行車火災多發勢頭,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決定在全國范圍內組織開展電動自行車消防安全綜合治理工作?,F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全面排查整治電動自行車產品質量、維修改裝和使用管理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嚴厲打擊違法生產、銷售假冒偽劣、不合格電動自行車行為,大力規范維修改裝行為,重點推動建設一批集中停放場所及充電設施,強化日常消防管理,廣泛開展消防宣傳教育,力爭通過綜合治理,實現電動自行車產品質量明顯提升,電動自行車使用管理明顯規范,電動自行車亡人火災事故明顯減少。
(一)電動自行車產品質量。不按標準或者降低標準生產電動自行車及蓄電池、充電器等配件。生產假冒偽劣電動自行車及蓄電池、充電器等配件。
(三)電動自行車維修改裝。私自改裝和拆卸原廠配件,私自拆除限速器等關鍵性組件。私自更換大功率蓄電池。
三、工作措施
(二)規范停放充電。組織清理建筑內的共用走道、樓梯間、安全出口等公共區域違規停放、充電現象。鼓勵新建住宅小區同步設置集中停放場所和具備定時充電、自動斷電、故障報警等功能的智能充電控制設施;推廣安裝電氣火災監控和可視監測系統,并加強日常巡查值守。
(四)強化宣傳教育。廣泛運用各類媒體,宣傳違規生產、銷售、改裝和使用電動自行車的危害,曝光違法違規行為和典型火災事故。指導村(居)民委員會和建設管理單位、物業服務企業定期組織開展應急演練,提升居民逃生自救能力。
2018年5月開始至2018年底,分兩個階段進行。
(二)集中整治階段(2018年6月至年底)。按照綜合治理工作要求,組織發動電動自行車生產銷售、維修改裝、使用管理等單位和個人自查,排查電動自行車產品質量、停放、充電和管理,并進行整改。
(一)省、市、縣安委會是組織實施綜合治理的責任主體,負責統籌協調、組織部署,制定有關標準規定,明確相關部門職責,推動落實本地綜合治理各項工作。鄉鎮政府和街道辦事處具體負責使用管理方面綜合治理工作的組織實施。
(三)各級政府負有監管職責的部門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和職能分工,負責電動自行車生產銷售、維修改裝、使用管理方面的監督檢查,督促落實綜合治理工作。
住房城鄉建設部門依法負責電動自行車集中停放場所規劃管理工作,指導、督促物業服務企業按照合同約定做好住宅小區共用消防設施的維護管理工作,推動建設電動自行車集中停放場所和充電設施。
(四)村(居)民委員會、住宅小區建設管理單位和物業服務企業要定期開展消防宣傳教育,加強住宅小區、樓院公共區域電動自行車停放、充電消防安全檢查,及時勸阻和制止違法違規行為。勸阻和制止無效的,要立即向公安機關等主管部門報告。沒有建設管理單位或物業服務企業管理的住宅小區、樓院,由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負責協調和組織業主明確安全管理主體單位,確定管理人員,落實管理責任。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地要高度重視,結合高層建筑消防安全綜合治理、電氣火災綜合治理和季節性火災防控工作,明確任務分工,細化整治措施,確定重點地區和重點環節,有序組織開展綜合治理工作。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成立電動自行車消防安全綜合治理協調小組,消防局承擔協調小組日常工作。電動自行車消防安全綜合治理工作將納入對省級政府安全生產工作考核、消防工作考核和國務院安委會安全生產工作巡查及安全生產綜合督查檢查內容。各地要相應成立專門工作機構,定期分析研判,實施統一指揮調度。
(三)嚴格督導檢查。省、市兩級安委會要加強本地區綜合治理工作的綜合協調和督促檢查,對電動自行車安全隱患問題集中的地區,省級安委會要派出工作組加強督導。對工作不力、問題突出的地區,要通報批評,督促其加大工作力度,落實整治措施。綜合治理期間,因電動自行車引發火災,尤其是發生較大以上火災事故的,要依法從嚴從重追究有關單位和人員的責任。
各地、各有關部門要按照 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失職追責和 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管生產經營必須管安全的要求,壓實屬地政府、監管部門、管理單位和使用人員的責任,各盡其職,各負其責,建立健全電動自行車消防安全管理信息共享、情況通報、聯合查處、案件移送等機制,擰緊生產、銷售、改裝、使用環節監管鏈條,有效提升公共安全和應急管理能力。
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
——————————————————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公安消防總隊:
一、基本原則
(二)突出協同共治。建設消防安全治理工作平臺,推進面向政府部門、社會單位、中介組織和社會公眾的消防社會化發展進程,創新社會消防安全治理新模式,形成多多元共治、齊抓共管、全民參與、全社會共享的社會消防安全治理新格局。
(四)突出服務民生。全面提升消防移動業務工作效能和移動信息化服務水平,為消防基層基礎工作向深度、廣度延伸提供保障,為社會公眾個性化消防安全需求提供服務,做到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
二、工作目標
三、重點任務
(一)建設城市物聯網消防遠程監控系統
2、依托智慧城市 建設,調整城市物聯網消防遠程監控系統運營現有的 中介模式,推行由政府投資運營或政府委托有關機構運營的 政府模式 。各級公安消防部門主動向當地政府報告,申請專項經費投資建設,單位免費接入,每年安排運行經費預算,不向單位收取運行管理費,不增加單位經濟負擔,確保系統有序建設、規范運營、健康發展。
(二)建設基于“大數據”“一張圖”的實戰指揮平臺
2、各級平合按照統一數據標準、統一關鍵技術、屬地組織建設、體現層級差異的原則建設,確保在指揮體系上的完整和數據的共享互通。部消防局平合突出全國信息資源共享査詢分析、應急聯動指揮、宏觀態勢研判和跨省指揮調度;總隊平臺發揮承上啟下作用,突出對屬地災情處置和作戰指揮的精確管控;支隊平臺在拓展現有消防接處警系統功能的基礎上,建設個性化研判分析工具和輔助指揮應用,突出各類信息收集、上報、精細化指揮和全過程科學戰評。
戰指揮平臺建設或升級改造項目方案編制立項,實現10類基礎信息采集、上報,并在本級地圖上加載,滿足部消防局實戰指揮平臺調用需要。2018年底,總隊、支隊按技術方案和技術指導意見,完成本級實戰指揮平臺建設、升級改造及兩大應急通信系統建設,實現部消防局、總隊、支隊三級實戰指揮平合聯網運行,各類信息資源數據在平臺上實現常態化采集維護。
1、結合當地智慧用電、用氣、用水系統建設,整合高層住宅建筑各類監控系統和視頻資源,建立智能消防預警系統。在新建高層住宅應用城市物聯網消防遠程監控系統,對消防設施、電氣線路、燃氣管線、疏散樓梯等進行實時監測。在老舊高層住宅建筑加裝應用獨立式火災探測報警器、簡易噴淋裝置、火災應急廣播以及獨立式可燃氣體探測器、無線手動報警、無線聲光警報等設施。
3、結合城市物聯網消防遠程監控系統,同步建設高層住宅智能消防預警系統。目前已建成城市物聯網消防遠程監控系統的城市,2017年底70%以上設有自動消防設施的高層住宅接入系統、應用APP平合,2018年底全部接入應用。新建系統的城市,2018上半年30%以上設有自動消防設施的高層住宅接入系統、應用APP平臺,2018年底全部接入應用。2018年上半年,50%以上的老舊高層住宅加裝簡易消防設施,2018年底全部加裝。
1、充分利用物聯網、移動互聯網及各類傳感器技術,采集作戰對象的基礎數據和部隊基礎信息,制作滿足部隊日常熟悉演練、作戰指揮需要的數字化預案;預案能夠通過全景、三維建模等方式展示滅火救援要素,動態展現災情演變或作戰效能;預案管理應用平臺與119接警調度系統、六熟悉管理系統和實戰指揮平臺進行融合、雙向互通,在現場可實現力量查詢、地理信息息測量、作戰部署標繪、輔單兵定位等功能,輔助指揮員開展計劃指揮和臨機指揮;在室內開展熟悉演練、戰例復盤、作戰指揮推演、三維場景展示,輔助指戰員開展業務學習。
3、2017年底前,總隊、支隊和中隊完成數字化預案模版;2018年6月前,完成預案管理應用平臺研發,與實戰指揮平臺、熟悉演練平合、移動指揮終端的無縫聯接;2018年底,各地完成總隊、支隊級預案編制,實現案例復盤、模擬演練培訓,各中中隊級預案完成50%,實現移動終端遠程查詢,作戰指揮中心遠程推送。
1、各地特別是 智慧城市試點地區,要主動爭取當地政府支持,協調綜治、科技、工信、住建等部門,將智慧消防納入智慧城市建設總體規劃,在匯聚整合消防部門數據資源、強化縱向貫通基礎上,重點強化與政府有關部門數據的橫向交換,形成外部數據為我所用、輸送數據共治共享的工作格局。
3、積極創新社會消防管理,引導社會單位利用移動互聯網技術建立單位內部消防安全管理系統,實現消防安全信息網上錄入、巡查流程網上管理、檢查活動網上監督、整改質量網上考評、安全工作網上研判,強化落實主體責任。引導消防產品生產企業提供產品終身服務,鼓勵企業的遠程服務系統免費接收聯網用戶信息。結合社會信用信息平臺建設,建立消防安全誠信信息系統,完善消防安全不良行為黑名單制度,建立消防誠信信息與相關部門的互通互認機制。
四、工作要求
(二)強化頂層設計。按照部消防局《消防信息化十三五總體規劃》要求,堅持以塊為主、條塊結合,部消防局負責制定下發相關指導意見、消防大數據平臺建設技術方案,總隊負責本地五大項目統籌規劃與協調建設,支隊負責本地五大項目的業務支撐與實戰應用。
(四)強化考核評估。要將 五大項目建設納入年度重點工作任務,按照項目化管理的方式,對目標任務推進落實情況實施過程評估、督導、考核。對工作成績突出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獎勵,對任務推進緩慢、工作成效不明顯的要及時約談。
公安部消防局
2017年10月10日
服務熱線:010-56174567
手機:13501018106
郵箱:oushidun@126.com
公司地址:北京市大興區天華大街5號院3號樓10層